酒泉海創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日前點火進入試運行階段,這標志著酒泉城區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實現實質性轉變,由無害化填埋處理向資源化利用邁出堅實一步。該項目位于肅州區南郊工業園區,一期總投資3億元,通過機械爐排爐焚燒處理生活垃圾,并利用余熱資源發電,設計規模日處理生活垃圾500噸,日發電14萬千瓦時。項目投產運行后,能有效解決肅州區、金塔縣和嘉峪關市城市垃圾污染及資源回收問題。除利用生活垃圾發電外,還能利用垃圾殘渣造磚、鋪路,實現生活垃圾處理無害化、減量化、資源化。
酒泉市作為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試點城市,自2019年啟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,成立由市長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,及時制定《酒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》和《酒泉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價考核暫行辦法》,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研究年度工作安排意見,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推進工作落實,著力加強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,強化宣傳引導,優化運行機制,加強督導調研,完善設施配備,推進項目建設,初步形成了以點帶面、示范引領、逐步全面推廣的工作格局。
酒泉在推行城區垃圾分類試點過程中,注重在分類投放收集、分類運輸、分類處理環節下足功夫,嚴防“源頭分類、中端混運、后端混合”問題出現,確保了全程可控。一是推進分類精準投放。居民區垃圾分類方面,嚴格按照生活垃圾四分類標準,采取智能分類和一般分類相結合的方式,在城區25個示范小區配備了智能分類垃圾桶45組,一般分類垃圾桶224組,在棚改區域501棟樓配備兩分類垃圾桶824組,試點小區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達到80%以上。公共區域垃圾分類方面,在高鐵廣場配備大型垃圾分類箱3個,西漢勝跡景區、兒童公園配備智能設備2組、三分類式垃圾桶80組,新城區萬達廣場、市政廣場、公園路等公共區域新配備三分類式垃圾桶220組,城區街巷三分類式垃圾桶數量達到3600組,太陽能廣告式分類垃圾桶800組,鑫利商城、東方廣場、萬達廣場等城區8家大型商場超市和7家星級賓館全部按照垃圾分類規范要求配齊分類設施。機關單位垃圾分類方面,將辦公相對集中、基礎設施設備條件較好的市政大廈、肅州區政府辦公樓等13個區域確定為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點,通過示范引領、整體推進,市區機關單位、醫療機構、各類學校等334個機關事業單位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達到100%。二是建立分類運輸系統。由指定企業負責,居民投放可回收物實現日產日清,同時,新購置廚余垃圾清運車1輛,改裝有害垃圾、可回收物及其他垃圾清運車各1輛,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路線方案,城區生活垃圾分類運輸收集體系已初步建立。三是完善終端處置設施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提標改造已完成、禾希危廢集中處置項目、建筑垃圾循環產業園、金塔縣建筑垃圾傾倒場、玉門市建筑垃圾處理廠已建成運營,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試運行,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正在積極協調推進。四是注重抓好宣傳動員。以新聞媒體廣泛宣傳、街道社區入戶宣傳、志愿服務強化宣傳等方式,通過教育系統“小手拉大手”活動、婦聯系統“垃圾分類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示范點”、團委系統“垃圾分類 青春先行”等活動和平臺,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陣地式宣傳。組織專題培訓和知識競賽共6次;在市政廣場、東方廣場、肅園廣場等區域組織開展了大型主題宣教活動6次;在新聞、報紙、網絡等主流媒體刊登播放垃圾分類宣傳標語3200余條次,公益廣告1700條次。同時,通過沿街商戶、單位電子屏、出租車電子屏、微信公眾平臺等方式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宣傳,編印發放垃圾分類宣傳手冊5萬余份,營造垃圾分類人人有責、人人參與、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圍。
下一步,將繼續堅持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發展理念,進一步統一思想、壓實責任,強化措施,以踏石留印、抓鐵有痕的韌勁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,加快肅州區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建設進度,切實解決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,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,強化推進措施,力爭年底投入使用;選取條件較好和有意愿的機關食堂、學校食堂和餐飲企業進行餐廚垃圾就地處理試點工作,鼓勵條件好的縣市開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,確保今年底城區范圍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70%以上、2022年底全覆蓋的目標高質量圓滿完成。